1月25日凌晨4時,大多數深圳市民還在熟睡之中,深圳市人大代表胡桂梁卻東森房屋已早早起床,他打開電腦,對《關於加大深圳大氣污染防治相關研究及投入的建議》做最後一遍修改,這份由20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的建議內容,正是來自本報在兩會前推出的“追霾”系列報道。
  2013年,深圳的灰霾天數達到98天,比上一年超出21天,治霾成為本次兩會聚焦的重點議題之一,除了將本報報道有關治霾相關問題整理成為兩會建議,深圳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還就治霾立法、投入和治理提出一系列ssd固態硬碟比較細化意見。
  1月24日,深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代表建議提交時間即將截止,胡桂梁特地趕去大會工作組,要求還有一份關於大氣污隨身碟染防治的建議一定要提交。這份建議的內容,正是來自南方日報追霾系列報道。
  今年深圳市兩會前,本報推出系列報道“追霾”,從深圳大氣污染防治的體制建設、科研進度、防治規劃等角度出發,多維度探討深圳治霾之路亟待解東森房屋決的一些問題,並且提出針對性建議,包括特區立法提高大氣污染治理標準、加大深圳大氣科研及設備投入、積極引進專業人才等。報道引起不少深圳市人大代表的關註,他們將本報系列報道中提到的問題及建議進行彙總,編寫為《關於加大深圳大氣污染防治相關研究及投入的建議》,由胡桂梁、馬群濤、王思亮、梁惠玲、楊然、楊劍昌等20位深圳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為深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第20140632號建議。
  聯名提交第20140632號建議的20位人大代表中,既有企業家和法microSD學專家,對大氣污染防治保持著長期的關註與思考;也有來自交通界和醫療界的一線工作者,能夠切身感受大氣問題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我感覺還是要多談問題,我們也經常和人居環境委溝通。”深圳市人大代表鄭學定常被稱為“大炮代表”,此次兩會期間,他與14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了關於制定《深圳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議案,對深圳大氣污染防治立法層面的建設作詳細建議。
  治霾話題也同樣是深圳市政協委員關註的焦點,深圳市政協委員王正是深圳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專家,在醫療一線工作20年。他說,統計數據顯示,1995年到2005年,全國肺癌病例增加5倍,而2005年到2014年的相關數據還沒有公佈,王正認為,這個倍數增長會超過上一個十年。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本屆深圳市兩會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提交的關於大氣污染防治的相關建議超過12條,議案2條,深圳市政協委員提交的有關提案超過8條,治霾話題成為深圳市人大代表和深圳市政協委員關註的焦點。
  關鍵詞:PM2.5
  治理不能“一刀切”
  單雙號限行是“懶政”
  PM2.5始終是治霾的核心,在深圳市政協五屆六次會議舉行的大會發言中,代表九三學社深圳市委員會發言的吳蘭平委員在調研的基礎上,對深圳PM2.5的主要來源進行了深入剖析。
  該分析研究來源於深圳污染源普查,通過對深圳市PM2.5大氣污染排放的主要來源進行量化追蹤,將深圳PM2.5的主要來源分為一次排放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其中,二次顆粒物由廢氣排放後經物理化學反應形成。
  調查結果顯示,工業鍋爐以及機動車(柴油車)是深圳市PM2.5一次粒子的主要排放來源;而產生PM2.5二次粒子的氣態排放物則以機動車(汽油車)為主,並且需要特殊的氣象條件才形成PM2.5二次粒子。深圳市每年春季、冬季冷暖空氣交匯產生的高壓下沉氣流等大氣循環會增加PM2.5二次粒子的形成,並可能產生長時間的污染。
  據此,吳蘭平提出,解決PM2.5污染的關鍵是要正確區別產生PM2.5粒子的不同來源以及生成機理,針對形成一次粒子、二次粒子的不同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避免“一刀切”的簡單處理模式,提高降低PM2.5污染排放的有效性。
  吳蘭平認為,在一次粒子PM2.5的減排應聚焦於高污染燃料工業鍋爐和柴油車輛的治理。在高污染燃料工業鍋爐治理方面,應根據不同燃料類型的鍋爐設置不同的轉換要求,加強事前企業能耗診斷,減少清潔能源轉換過程的成本,並優化工業鍋爐設備的使用方式。而對柴油車輛來說,公交車和運輸卡車應採用天然氣代替柴油燃料,工程車輛則可以採用電動車模式。
  對於二次粒子PM2.5的減排則聚焦在交通方面,吳蘭平提出,應將模糊控制技術引入交通信號控制,信號燈通過自動檢測路口的機動車流量、高低峰時段等參數自動調整時間。並設計交通智能化管理集成系統,通過互聯網建立城市交通中央控制系統,保證道路通暢率。
  吳蘭平還特別提出,目前輿論普遍將城市汽車排放作為PM2.5重度污染的首要原因,這種說法存在爭議。應針對深圳市的地理位置、氣象條件進行深入研究,找出環境對於PM2.5二次粒子生成總量的承受極限,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反推深圳市汽車總量的極限值。
  此外,簡單地採取單雙號限行措施對於減少PM2.5是效果較差的方法,是一種“懶政”,應該根據不同季節出現特殊氣象條件時的情況加強預報,採取市區擁堵區域限制及疏導相結合的汽車流量控制措施,這樣對於減少PM2.5的排放最為有效。
  關鍵詞:立法
  環境立法
  應避免“粗而不細”
  深圳市人大代表魏達志聯合19名人大代表在此次兩會期間提交關於制定《深圳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的議案,對我國環境立法提出具體建議,其中提出,我國在控制生產過程方面的具體環境立法還存在空白,《大氣污染防治法》等5部環境污染防治專門法普遍註重的是通過對環境污染物質的控制來進行環境污染的治理,但對有關生產工藝流程、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因素的管理卻未規定,這與發達國家的環境污染防治立法存在較大的差距。
  此外,該議案中提出,許多環境立法在立法技術上不合理,受“粗而不細”原則的影響,致使現行的環境法律、法規普遍原則性條款多,具體可操作的條款少,難以執行,法律公佈之後還要制定一個實施細則,結果費力又費時。
  深圳市政協委員姚曉明往年是“提案高產戶”,但他今年只提一個提案,就是推動大氣污染治理立法。姚曉明說,今年1月22日,北京已經通過相關的條例草案,3月1日起實施《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首次將降低PM2.5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目標,深圳應充分利用立法權,未雨綢繆,早日立法,並制定配套的執法細則,為治理大氣污染奠定法律基礎。
  關鍵詞:投入
  治霾40項目
  僅投10億遠不夠
  關於大氣污染防治的投入問題成為今年深圳預算審議中的議題之一。“預算安排大氣污染防治經費10個億,加上相關費用,整體不超過13億,北京大氣污染防治是五年要達到幾千億”,深圳市人大代表康承提出,深圳 PM2.5雖然處於內地副省級以上城市最低水平,但深圳要打造國際化城市,不能只向內地副省級城市看齊,要與香港地區,以及新加坡、倫敦看齊。
  同樣,在昨日下午深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福田組的分組討論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計劃預算委委員鄭學定向深圳市市長許勤提出大氣污染防治預算投入中的“硬傷”,“預算公開後,就發現財政支出結構是否合理,所以說,預算公開後,考驗的不是政府,而是人大代表的眼力。”鄭學定說,深圳大氣污染整治列了40項,但是整個投入才10個億。今年計劃淘汰27萬輛黃標車,但是,光一車就要補助一萬元,也要花27億元,這顯然不夠。
  ●策劃/統籌:呂冰冰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杜曉 張仁望 李榮華   (原標題:鐵腕治霾 代表委員有話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n65rnaob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